岳磊(右一)講解消防器材使用。田磊 攝
岳 磊/口述 本報記者 張 楠/整理
夜幕下的北京天安門地區,沒有了白天的車水馬龍、人聲鼎沸,一片靜謐。在國家博物館西南門外,我和隊友們全副武裝、執勤待命,確保一旦發生突發情況,可以秒級響應、立即處置。
我是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天安門支隊天安門特勤中隊一班班長。24小時不分晝夜地守護在天安門地區,保障“一廣場一線一重點地區”的消防安全,是我們的“日?!?。此外,中隊還承擔轄區防火滅火、重大安保、反恐處突和應急救援等任務。
轉制后,中隊有了不少變化,最大的變化是8月22日國博消防站掛牌,與中隊“一個單位兩塊牌子”。我們在習近平總書記訓詞的引領下,繼承優良傳統,苦學本領、勤練內功,展示“火焰藍”的新形象。
初心與信心
2018年11月9日這天,輪到我在24小時執勤車組執勤,晚上我和隊友們在車上聽廣播,得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向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并致訓詞時,激動得跳了起來。
總書記親自授旗并致訓詞,體現了黨和人民對我們的認可、給予的厚望,是莫大的榮譽。大家都很興奮,但還是按捺住心中的喜悅和自豪,一絲不茍地完成執勤任務。下勤回到中隊,我們再也忍不住了,七嘴八舌地討論著,心潮澎湃地憧憬著。
接下來,多層次多角度學訓詞活動相繼展開。反復研讀、認真學習訓詞,我理解了改革的意義,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初心與信心。
我是四川成都人,汶川大地震后,消防員來救災,還到我家幫忙排查風險……這讓當時才16歲的我立志當一名消防員。近11年的消防救援生涯,我干過戰斗員、司機、勤務員……雖然崗位職責在變,但初心一直未變。如今有幸成為應急管理體制改革的親歷者,穿上“火焰藍”,扛起全新的隊旗,承擔更重要的使命,我的初心更加不會變。
溫暖與認可
以國家博物館為中心,24小時守護天安門廣場、長安街沿線,中隊職責重大。每一天,執勤車組都有4人進行24小時常態化巡邏。執勤車里夏天像蒸籠、冬天如冰窖,連續執勤24小時對身心是很大的挑戰。
今年2月4日是農歷除夕,晚上,天安門廣場華燈齊放,應急管理部黨組書記黃明專程到中隊24小時執勤車組慰問。
我和隊友在執勤車前整齊列隊。黃書記大步上前,逐一與我們握手,細心查看我們的作戰服是否御寒,仔細詢問值班備勤情況,關切地叮囑我們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并且代表部黨組給我們拜年。
黃明書記的殷殷關懷,是對我們的極大肯定,帶來了無限溫暖。第一次受到黃明書記慰問,我很緊張很激動,心里暖融融的,深夜襲人的寒意也沒那么難以抵御了。
24小時執勤車,是天安門廣場上的一道風景。我們剛換上“火焰藍”時,常有游客問我們是哪支隊伍的,我們先驕傲地回答是消防的,再耐心地解釋我們換裝不換色。
為游客排憂解難,是我們的職責之一。今年夏天,我在執勤時發現一名游客突然發病倒地,渾身抽搐,失去了意識。我第一時間對他進行急救,并聯系了“120”??粗患本溶嚴?,我很擔心,雖然我接受過急救培訓,但畢竟不是專業的。還好,游客被搶救過來了,原來是癲癇發作。后來,他還特意來中隊致謝。
如今,天安門廣場上人來人往,已經少有人問我們是哪支隊伍的了。
變化與不變
“使用墻壁消火栓要記住這幾步:開箱門、按手報、拿水槍、拉水帶、開閥門……”這段時間,我和隊友們緊鑼密鼓地對國家博物館工作人員和微型消防站人員進行消防培訓與演練。國博有797個墻壁消火栓,讓他們熟練掌握使用方法,對滅早滅小至關重要。
我們以前就負責包括國博在內的天安門地區重點單位的防滅火、宣教等工作,也會在國博舉行重大展覽時提前介入、全程看護。國博消防站成立后,中隊成建制進駐博物館,為其量身定制了各類消防安保方案。我們增加了防火巡查檢查頻次,經常提醒工作人員注意用電安全。
面對“全災種、大應急”的挑戰,我們在日常訓練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組織汽車自燃操、水域救援操等訓練,加大訓練難度,提高考核標準……
別說,中隊的變化真不少,但不變的是我們始終踐行著“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初心和使命。